党委教师工作部

师德学习

当前位置: 引导页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师德学习 > 正文

九江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报 第四期

发布日期:2024-04-11    作者:     来源:     点击:

 九江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报

(第四期)


目录

师德“习”语

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2

学习动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教学新模式打造新型思政课堂/03

先进事迹

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记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教师韩冰川/06

学习资料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14





一、师德“习”语

新华社北京99日电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习近平在信中说,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202399日),《新华社》202399

二、学习动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探索教学新模式打造新型思政课堂

胡延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创新,开好思政课,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智慧化等,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赋能思政课,使教学场域“活”起来、教学内容“活”起来、教学课堂“活”起来,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学生报国之行。

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手段信息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与专业课程改革同向同行,形成积极的协同效应,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联动”。在校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深圳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等,引导学生发现深圳之美,让思政课教学不仅在教室里进行,更生动地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把思政课守正创新落到实处,以“互联网+”创新为载体,让教学场域“活”起来,积极搭建系统的红色思政课线上体验平台,运用“虚+实”的教学方式,实现沉浸式的精准体验,将理论课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有机融合,既契合赓续红色基因内涵,又消除了年代隔阂感,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整理书写本土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基建兵口述史,用榜样的理想、榜样的道德、榜样的精神强化立德树人,坚定青年学生的历史自觉,激发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三年规划,启动“金课”、本科通识课建设工程和配套的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示范课程立项,构建适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学校成为深圳市思政教育示范校,一批优质精品思政课入选国家精品课、广东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深圳市精品课程等,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金课”,总结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范式,出版了系列《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选编》,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组织编写“德法”“毛概”等课程导学与实践教程和“形势与政策”教辅系列,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圳案例100篇》《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等富有深圳特色的教辅,形成完整的教辅体系;编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成果规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充分依托深圳教育科技优势,开发思政课全媒体资源、虚拟仿真资源,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以课程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据、以实效为导向、以设计为先导、以案例为辅助、以互动为关键,要求教师每学期产出两份优秀教学设计、两个精彩课堂,发掘两份优秀学生作业,教学效果显著,凝聚教改成果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基于“深圳故事”的个案研究》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库,通过信息技术与思政内容的高度融合,提升思政课程的“能力”与“效力”。

培树优秀典型,锻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推动思政课创新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立足思政课教材体系,将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领悟的语言讲授书本里的知识和原理,打造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满足感的思政“金课”;积极适应新时代教学模式的转换,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教学手段,将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系统联系起来,多方面、深层次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岗位胜任能力。针对近两年青年教师数量迅猛增长的现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两位广东省思政课名师,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普及高效课堂理念,扎实推进每周的教研活动,全面推行基于智慧教学管理平台的现代课堂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力促思政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坚持以赛促研、以研促教,近三年教师获得省教学大赛奖项6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奖项9项、国家奖项6项,发表教研论文86篇,充分彰显了思政课改革的实效。(胡延华)

三、先进事迹

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记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教师韩冰川

尊重孩子,敬畏童年,怀一颗谦卑之心走进童年。她躬耕幼教三十二年,用爱心守护童年,用真心呵护童心,用责任护佑成长。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追求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题记

三十二载幼教路,不负韶华映真心。从事幼教工作以来,韩冰川数十年如一日保持对孩子的关爱之心,对岗位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深入践行“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走进童年,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呵护童心、筑梦童年,在幼教道路上砥砺前行,焕发绚丽光彩。

做小朋友的“大朋友”,让好关系成就好教育

三十二年前,当韩冰川第一次走进幼儿园教室,面对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时,她忽然意识到,“我们班的孩子”不是一个笼统的、模糊的群体,他们有各自的性格、脾气、爱好、特点,他们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生动鲜活的生命。想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就需要接纳他们的差异,欣赏他们的不同,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建立心灵的联结。

“好关系才有好教育”。先有关系,后有教育。韩冰川认为,只有与孩子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好的教育才有实现的途径、发展的可能。于是,她探索尝试各种方式与孩子建立心灵通道,让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喜欢的,是受欢迎的”,从而在内心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真正让童年成为孩子一生幸福的开端。

1)一段心与心的“悄悄话时间”。

韩冰川善于总结与探究,她会细心耐心观察记录每一天与幼儿互动的次数和内容。她发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普遍存在与幼儿的集体互动多、单独互动少,互动内容缺少温度,管理性、指导性语言多,充满温情的生活化交流少的现象。她敏感地意识到,长此以往,将很难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她开始尽最大努力关注班里的每一名幼儿,创新设立“悄悄话时间”,通过与每一名幼儿单独相处、倾心交谈,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尊重,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一段只属于你我的“悄悄话”。就这样,她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心与心的距离慢慢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实现了质的增进。

2)一场独一无二的生日会。

班级氛围是个不说话的老师”。韩冰川认识到,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爱和接纳,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就需要非常用心地营造充满尊重、接纳、关爱与欣赏的班级氛围。于是,她开始尝试为每个孩子举办专属于这个孩子的、独一无二的生日会。一是为孩子创作专属的生日诗,细致挖掘每个孩子的优点特点,写进专为孩子创作的生日诗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受到老师的认可。二是为孩子举办独一无二的连线,生日会期间与家长连线,一起听爸爸妈妈讲孩子的出生故事、送上生日祝福,真切感受到家庭的爱。三是为孩子送上独一无二的祝福,组织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诵生日诗,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也更爱自己。

3)从每一处小细节源起的教育之旅。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成长”。韩冰川深受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启发,她认为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帮助,但不可以代替孩子成长,不可以帮助孩子却只让孩子感受到老师行、自己不行,要在帮助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她特别重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在一日生活中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与自主,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他自己做。比如,班里一个小男孩不会扣扣子请她帮忙,她把男孩衣服最下面扣子的一半穿过扣眼,再让男孩一手拉着衣襟,一手把扣子从扣眼里全部拉出来。当孩子做到后,她会给予极大夸奖:“你看你多棒!自己把扣子扣上啦!”就这样一个一个与孩子一起把扣子扣上去,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孩子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了。

类似这样例子还有很多,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帮助鼓励孩子,既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又能感受到自己价值,体验到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激发起更强的自主与自信。

在一线带班的十八年间,韩冰川用一颗真诚的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她用心的付出,让好关系成就好教育,感召着每个孩子更加健康、阳光、独立、自主和自信。

优化一日生活,与孩子们一起过“好的”生活

“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吗?”

“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孩子们的一日生活?”

这是韩冰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整合“碎片时间”,让孩子有“好的”节奏。

当孩子们在成人划定的时间和空间点上,过着成人所要求的生活,没有闲暇、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每天都被不断地催促和驱赶着,这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吗?当时间被分割得过于零碎,幼儿的一日生活变得十分紧张、匆忙,长期处于一种被催促、被驱赶的环境之中,教师和幼儿都会越来越焦虑和疲惫。

细心的韩冰川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迅速行动,与老师们一起进行专题教研,对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把碎片化时间整合成大块时间,减少了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给了幼儿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比如将餐点活动——吃水果等穿插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每个班级设置一张水果桌,由老师和值日生负责将水果洗净切好装盘摆在桌上,由幼儿随时自主选取。比如探索替代统一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实行差异化管理,由老师自主安排各自班级的作息时间,学习和游戏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是户外还是室内,均由各班老师结合幼儿习惯和班级活动安排进行自主“拍板”。

通过优化作息时间,老师们可以按照本班孩子的兴趣需要和课程进程及时调整活动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磨合,每个班都找到了具有他们自己特点的生活节奏。合理的时间安排给了老师更多的弹性空间,也保证了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并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让兴趣成为老师,让孩子有“好的”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韩冰川用心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支持和帮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生成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在她看来,课程作为一种让孩子获得发展的介质、路径,无论孩子选择做什么,只要是喜欢的、能够沉浸其中的、能感受到心流体验的,也一定能够发展出更强的内部动机,推动他们一次次完成自我设计、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现。这对于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于是,她一方面在尝试减少集体活动,保证幼儿每天都有2小时的自主游戏和自主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在努力让一日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比如,一日生活中既有事先预设好的活动,也有教师追随幼儿兴趣随机生成的课程;既有基于生活生成的,比如由吃蒸梨发掘的“种梨子”活动、由追影子发散的各种观察影子的活动、由教师怀孕启发的探秘生命的活动,也有教师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生成的“迷宫”、“纸箱坦克”、“搭建天桥”等项目式的活动课程。

韩冰川与她的同事立足儿童视角,关注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不断优化孩子们在园的一日生活,让孩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好的”生活。

潜心教研,以研促教

随着教育经验的不断丰富,韩冰川更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研究提升,在教学方法和路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开展快乐体育,让孩子在运动中发展。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方面,韩冰川潜心探索和研究,形成了“鼓励挑战与适度冒险,重兴趣习惯养成轻技能训练,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自主运动与集体游戏相结合”等鲜明的体育活动理念,实现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创新和突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她主持的“十一五”课题《幼儿园体育活动趣味性、科学性实践研究》被评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优秀课题,并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受邀在国家级、省级研讨活动中执教体育课。大班体育活动《给解放军叔叔送信》在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中获全省第一名,受到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高质量的研究让教学更有效,让更多的孩子在运动中爱上运动,在运动中变得更快乐、更健康、更自信、更勇敢,更具自主性和创造性。

2)研究自主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2014年前后,韩冰川开始反思幼儿园“假游戏”现象,在全市乃至全省最早尝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引领带动了地区游戏活动的开展。在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了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多元化开展,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也拥有了更加幸福完整的童年。

她的努力获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推动幼儿自主性发展:幼儿园自主游戏10年探索与实践》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做指导者还是做支持者》、《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意义》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还出版了《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等8部著作。有两本相关著作入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最喜欢的100本教育书籍”,在业内广受好评。

“难忘童年”,美好记忆

基于对童年的尊重和对童年价值的思考,韩冰川认识到幼儿园老师的职责既要传递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唤醒他们与生俱来的内在成长的力量,让他们成为热情主动的学习者、幸福的人,这些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更重要、更有意义。于是,“设计并开展难忘童年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的美好愿景在她脑海中有了更加清晰的落地蓝图。

2010年,韩冰川以“六一儿童节到底该怎么过?”为切入点,带领老师们深入反思幼儿教育中充斥成人本位的现状,建立“儿童本位”意识,开启了以自由、自主、快乐、难忘为宗旨的“六一快乐自由风”活动,真正把节日还给了孩子。此举也影响并带动了省内外许多幼儿园六一庆祝活动方式的转变。她还带领老师们设计生成了“合宿”、“跳蚤市场”、“小豆豆运动会”、“毕业典礼”、“新年童话节”等一系列“难忘童年系列活动”,已经连续让十几届孩子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一段段难忘的经历,一次次心灵的成长,让孩子们拥有了充实、美好、幸福、难忘的童年回忆,拥有了人生中一个个闪亮的日子。

2008年,作为业务园长的韩冰川在幼儿园组织发起了“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十五年来,通过开展“流动小书包”、“流动小书架”、“大手拉小手亲子共读”、“亲子自制图画书”等活动,带动5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结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宝贝累累硕果。

同时,为助力山区幼儿园改善图书条件,她牵头在教职工中发起“花婆婆行动”,已累计为沂蒙老区沂源县的11个乡镇、28个乡村幼儿园建起了绘本馆,捐赠图画书14000多册,价值20多万元,并多次到山区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举办绘本阅读讲座,让2600余名山区孩子也爱上阅读,拥有了温馨的亲子阅读时间。空余时间她还经常到图书馆义务为孩子们讲故事,在他们心里种下爱阅读的幸福种子。

从“好生活”到“好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幸福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韩冰川深刻理解并践行陶行知等前辈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的思想,确立了“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与孩子一起活出我们最好的生命状态”的目标。她带领老师们扎实研究十余年,从好的物质环境、好的精神氛围、好的一日生活、好的师幼关系、好的课程入手,与孩子一起创造好的生活,构建了生活化的园本课程,让富有鲜明特点的生活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落地。“与孩子共同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和做法引起广泛关注,多次进行经验分享,也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园所的课程改革。

韩冰川坚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更是教师和孩子彼此滋养、彼此照亮的过程。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幸福的孩子,一个好的幼儿园、一种好的教育一定是通过一间间幸福教室来体现的。她提出创建“幸福教室”的思路,带领老师们从爱自己、爱家人、爱自然、爱生活、爱孩子、爱工作入手,做更好的自己、做幸福的教师,与幼儿一起创建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室”。

“育苗有志同心童行,润物无声伴爱成长”。韩冰川用一颗真诚的心关爱幼儿、热爱工作,以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对幼教工作的情怀与使命感,敏于求新、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时刻践行“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走进童年,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

四、学习资料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为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目标任务。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二、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三)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做好高技能人才供需预测和培养规划。鼓励各类企业结合实际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国有企业要结合实际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对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成效显著的企业,各级政府按规定予以表扬和相应政策支持。完善项目制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项目。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

(五)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实施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打造一批“工匠园区”。

(六)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允许职业学校开展有偿性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办学经费自主安排使用;公办职业学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用于支付本校教师和其他培训教师的劳动报酬。合理保障职业学校师资受公派临时出国(境)参加培训访学、进修学习、技能交流等学术交流活动相关费用。切实保障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七)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健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行动,开展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试点。加快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依托“金保工程”,加快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

三、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

(八)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企业可设立技能津贴、班组长津贴、带徒津贴等,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鼓励企业根据需要,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制度。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高技能人才兼任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选用。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应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

(九)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在工资分配上要发挥向技能人才倾斜的示范作用。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布分职业(工种、岗位)、分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为企业与技能人才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信息参考。用人单位在聘的高技能人才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分别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企业可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岗特酬,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畅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为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完善高技能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政策。

(十)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关心关爱技能人才,依法保障技能人才合法权益,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促进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能人才配置效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引导企业规范开展共享用工。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引导技能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流动。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四、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

(十一)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各地面向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重视从技能人才中培养选拔党政干部。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十二)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由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探索开展技能人员职业标准国际互通、证书国际互认工作,各地可建立境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职业技能评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与使用、待遇相衔接。深化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完善职业资格目录,实行动态调整。围绕新业态、新技术和劳务品牌、地方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力度。

(十三)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企业对新招录或未定级职工,可根据其日常表现、工作业绩,结合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要求,直接认定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施。强化技能人才评价规范管理,加大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征集遴选力度,优化遴选条件,构建政府监管、机构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保障评价认定结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十四)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依托现有资源,加强世界技能大赛综合训练中心、研究(研修)中心、集训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定期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动省、市、县开展综合性竞赛活动。鼓励行业开展特色竞赛活动,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健全竞赛管理制度,推行“赛展演会”结合的办赛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竞赛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竞赛专兼职队伍建设,提高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并落实竞赛获奖选手表彰奖励、升学、职业技能等级晋升等政策。鼓励企业对竞赛获奖选手建立与岗位使用及薪酬待遇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

五、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

(十五)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完善评选表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制度。国家级荣誉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表彰中的评选力度,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按规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提高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认同。

(十六)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注重做好党委(党组)联系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各地人才分类目录。注重依法依章程推荐高技能人才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人选、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或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在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选拔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鼓励支持分级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

六、保障措施

(十七)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在本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十八)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规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省级统一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各地要按规定发挥好有关教育经费等各类资金作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十九)加强技能人才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库。加强高技能人才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精品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实施技能领域“走出去”、“引进来”合作项目,支持青年学生、毕业生参与青年国际实习交流计划,推进与各国在技能领域的交流互鉴。



上一条:九江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报 第五期
下一条:九江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报第三期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