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M)》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建工学院 制作人:王玲
课程名称 |
中国建筑史(M)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建筑学 |
课程类型 |
专业必修课 |
开课年级 |
大二 |
课程性质 |
专业基础课 |
课程总学时 |
64 |
一、课程简介
《中国建筑史(M)》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讲述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体系特点和构成形态,分析、评价中国建筑遗产的典型实例、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为后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合思政教学,在《中国建筑史》课程建设中,建立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对应教学目标及毕业要求,实现设计课程与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同时,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提供科学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拓展。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知行合一——校内仿古建筑实地调研
2.对应章节:专题六古建筑认识实习
3.课程讲次:第29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历程、设计理念、总体布局和建筑构件细部特征,对古建筑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认识。
2.能力目标:知行合一,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具备对建筑物设计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建筑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古建筑技艺的传承创新的设计意识。
四、案例主要内容
1.陈寅恪研究院与陶渊明研究院的建筑特征
2.陈寅恪研究院与陶渊明研究院的总体布局
五、案例教学设计
1.课前环节
(1)预习学习通网络平台课件、视频,预习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介绍视频。
(2)思考线上网络平台实地调研思考题。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探求真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科学精神。
2.课堂环节
(1)提问:为何命名为两南山?
引刘和平2009年“沉着的大师——陈寅恪先生归葬庐山六周年记”题诗“东篱未错认,千古两南山。西子水尤暖,匡庐柳不寒。”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和学习要求。
(2)提问:选择与本节相关内容提问2个。陈寅恪是谁?陶渊明是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3)提问:看到“不在高”这三个字,你们能想到什么?
参观“不在高”景点,回答问题,一齐诵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讲解陈寅恪研究院设计理念
陈寅恪故居按庐山松门别墅原比例复建,松门别墅座落于著名景点“月照松林”旁,是一栋德式建筑风格的别墅,始建于1924年,石木二层。著名爱国人士陈三立曾长期在别墅居住。
(5)讲解总体布局
依据三角形地块陈寅恪故居与陶渊明故居南北前后布置,各自相互独立,以绿化分隔,通过步行道连接在一起。未采用纵向中轴对称布局,主要体现隐逸文化特征。
(6)讲解陶渊明研究院设计理念
陶渊明故居依据现状地形和《归田园居》中描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营造,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600.40平方米。建筑由展览馆、和陈列堂和办公区三部分组成,由开敞走廊连接,仿晋代民居砖木结构,外墙为青砖,室内及外廊为木柱,马头墙瓦屋顶。
(7)总结陈寅恪研究院、陶渊明研究院和基地总体特征
3.课后环节
学习通发布本次课练习题、调查问卷及课外学习任务,通知学生按时提交调研报告。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成效
(1)学生课前能够积极学习线上布置的任务,认真思考教师抛出的问题,体现了课前准备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2)课中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认真思考并回答。
(3)通过课后提交调研报告,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
2.案例实施优点
(1)互动性强,任务明确,学生始终兴致盎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3)网络教学的应用,让学生将自主学习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升华。